《可能性》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頁例1,第45頁“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綠顏色棋子八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情境導入】
1.猜身高,猜年齡,猜來自哪里?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判斷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例1主題圖引入:上周我校在第一屆縣中小學運動會上,我校榮獲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為此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三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哪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超市抽獎游戲
喜訊:
尊敬的各位顧客:
熱烈歡迎您的光臨,為了使您在我商場購物愉快,凡光臨本商場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
規(guī)則:共有3個抽獎箱,抽獎時,只限在其中一個箱子里連續(xù)摸5次,摸出4個黃球者,領取獎品一個。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一次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二次
第三次讓學生猜
3.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說身邊發(fā)生或存在的現(xiàn)象。
(1) 閱讀課本上列舉的事例。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老師說明理由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1)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2)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45頁“做一做”題圖中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中第1~4題;
2.《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可能性(1)
可能性事件:不確定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一定性事件: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性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可能性》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頁例1,第45頁“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綠顏色棋子八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情境導入】
1.猜身高,猜年齡,猜來自哪里?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判斷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例1主題圖引入:上周我校在第一屆縣中小學運動會上,我校榮獲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為此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三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哪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超市抽獎游戲
喜訊:
尊敬的各位顧客:
熱烈歡迎您的光臨,為了使您在我商場購物愉快,凡光臨本商場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
規(guī)則:共有3個抽獎箱,抽獎時,只限在其中一個箱子里連續(xù)摸5次,摸出4個黃球者,領取獎品一個。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一次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二次
第三次讓學生猜
3.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說身邊發(fā)生或存在的現(xiàn)象。
(1) 閱讀課本上列舉的事例。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老師說明理由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1)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2)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45頁“做一做”題圖中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中第1~4題;
2.《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可能性(1)
可能性事件:不確定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一定性事件: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性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犊赡苄浴方虒W案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頁例1,第45頁“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綠顏色棋子八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情境導入】
1.猜身高,猜年齡,猜來自哪里?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判斷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例1主題圖引入:上周我校在第一屆縣中小學運動會上,我校榮獲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為此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三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哪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超市抽獎游戲
喜訊:
尊敬的各位顧客:
熱烈歡迎您的光臨,為了使您在我商場購物愉快,凡光臨本商場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
規(guī)則:共有3個抽獎箱,抽獎時,只限在其中一個箱子里連續(xù)摸5次,摸出4個黃球者,領取獎品一個。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一次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二次
第三次讓學生猜
3.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說身邊發(fā)生或存在的現(xiàn)象。
(1) 閱讀課本上列舉的事例。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老師說明理由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1)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2)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45頁“做一做”題圖中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中第1~4題;
2.《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可能性(1)
可能性事件:不確定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一定性事件: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性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可能性》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頁例1,第45頁“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綠顏色棋子八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情境導入】
1.猜身高,猜年齡,猜來自哪里?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判斷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例1主題圖引入:上周我校在第一屆縣中小學運動會上,我校榮獲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為此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三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哪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超市抽獎游戲
喜訊:
尊敬的各位顧客:
熱烈歡迎您的光臨,為了使您在我商場購物愉快,凡光臨本商場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
規(guī)則:共有3個抽獎箱,抽獎時,只限在其中一個箱子里連續(xù)摸5次,摸出4個黃球者,領取獎品一個。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一次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二次
第三次讓學生猜
3.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說身邊發(fā)生或存在的現(xiàn)象。
(1) 閱讀課本上列舉的事例。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老師說明理由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1)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2)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45頁“做一做”題圖中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中第1~4題;
2.《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可能性(1)
可能性事件:不確定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一定性事件: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性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犊赡苄浴方虒W案例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頁例1,第45頁“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綠顏色棋子八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情境導入】
1.猜身高,猜年齡,猜來自哪里?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判斷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例1主題圖引入:上周我校在第一屆縣中小學運動會上,我校榮獲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為此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三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哪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超市抽獎游戲
喜訊:
尊敬的各位顧客:
熱烈歡迎您的光臨,為了使您在我商場購物愉快,凡光臨本商場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
規(guī)則:共有3個抽獎箱,抽獎時,只限在其中一個箱子里連續(xù)摸5次,摸出4個黃球者,領取獎品一個。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一次
選取學生代表上來做第二次
第三次讓學生猜
3.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說身邊發(fā)生或存在的現(xiàn)象。
(1) 閱讀課本上列舉的事例。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老師說明理由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1)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2)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45頁“做一做”題圖中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中第1~4題;
2.《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可能性(1)
可能性事件:不確定會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一定性事件: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
不可能性事件: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