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共同助力名師成長
——河北省名師李淑民、崔艷波工作室參加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會
天安門前花團錦簇 希岸酒店歡聚一堂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共同助力名師成長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鼻锾?,美麗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五彩繽紛的季節(jié),如百花盛開的春天一樣絢爛,同驕陽似火的夏天一樣熱烈,似雪花飄飄的冬天一樣怡人......
2019年10月26—30日河北省名師工作室李淑民、崔艷波及團隊成員齊聚京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三百多位教師一起參加了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會。10月27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眾人的期待中于希岸酒店大禮堂拉開帷幕。大會由臧富仁先生主持,主持人隆重介紹了主席臺就座嘉賓,他們是清華大學教授魏續(xù)臻先生,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呂鳳祥先生,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臧富仁先生。首先由魏續(xù)臻先生致辭。魏教授以飽滿的熱情用“三個那么好”開場,深情回顧了研究院自2012年成立至今的發(fā)展歷程,全國工作室學術平臺聚集了全國3000多名師工作室單位成員,聚集了100多名正高級、特級教師,在全國舉行了數(shù)百場分學科、分學段影響力廣泛的專題研討活動,培養(yǎng)了眾多中青年教師成長為骨干教師、名師,不斷踐行“共融、共硏、共享、共創(chuàng)造、共發(fā)展”的發(fā)展理念。魏教授在致詞中著力強調教師要為“立德樹人”而教,激勵廣大教師要心系國家發(fā)展的大愛情懷,增強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致詞結束后,大會進入第一板塊專家引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研究員賈美華老師做了題為《教學設計理論實踐》的講座。賈老師先從目前教學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引入,再從教學設計的定義與意義、教學設計的特點、教學設計注重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教學設計的功能等方面進行闡述,通過有趣的典型實際案例、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講述如何發(fā)揮老師的教學藝術。之后,進入說課意義的剖析,提出說教材要說深,說學情要說真,說教學法要說實,說教學過程要說精,說反思要說亮點。溫文爾雅的賈老師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獨特深入的剖析給我們帶來了高屋建瓴的指導。
下午的專家引領是由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博士鄭葳老師帶來的《走向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講座。鄭老師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直擊現(xiàn)代教育的諸多問題,指出了不足,給出了建議,留下了思考。之后,鄭老師圍繞“為什么探索深度學習”,從四個原理展開對教學策略建議的解讀。鄭老師的講座融匯各個學科的案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入細致的為與會老師分享“深”的幾方面理解,非常接地氣,引發(fā)了與會老師的共鳴與反思。
10月28日上午,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開展了小學數(shù)學專場課例展示。參加小學數(shù)學專場的嘉賓有特級教師徐安德老先生,清華大學教授魏續(xù)臻先生,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呂鳳祥先生,正高級教師李淑民老師,特級教師崔艷波老師等。
第一節(jié)由來自廊坊霸州的田伯英老師為在場教師呈現(xiàn)了一節(jié)五年級的《長方形的體積》。田老師以孩子們感興趣的喜洋洋和美羊羊誰的房子大作為切入點展開教學,學生通過直觀的學具(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在擺一擺中悟出長方體的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田老師潺潺如水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如沐春風,在潛移默化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第二節(jié)是來自四川涼山州的吳杰老師帶來的五年級《植樹問題》。吳老師利用身邊的資源----站成一隊的同學,揭示了間距、間隔、總路長的概念,進而用自主探究的活動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并抽象出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吳老師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用簡潔精練的語言給了孩子更多探索空間。
第二節(jié)是來自四川涼山州的吳杰老師帶來的五年級《植樹問題》。吳老師利用身邊的資源----站成一隊的同學,揭示了間距、間隔、總路長的概念,進而用自主探究的活動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并抽象出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吳老師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用簡潔精練的語言給了孩子更多探索空間。
活動結束后,83歲的徐安德書記對來自三個不同地區(qū)的優(yōu)秀教師展示的不同風格的新課改課堂給予了高度評價。
10月29日伴隨著清晨燦爛的陽光,我們一同走進了北京潤豐學校,由江蘇省正高級教師及特級教師蔣守成校長、河北省正高級教師李淑民老師、河北省特級教師崔艷波老師圍繞“深度學習”的主題為大家呈現(xiàn)了三堂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的示范課和講座,引發(fā)了與會教師深度思考。能和蔣校長這樣聞名遐邇的大咖偶像一起進行展示交流,讓李淑民和崔艷波老師感動不已,一路走來衷心感謝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的朱孝忠院長以及魏續(xù)臻教授、蘆葦教授、呂鳳祥教授等各位領導對我們的栽培和推舉,讓我們能夠“跟著厲害的人一起走在變得厲害的路上”,感激、感動、感恩!
上午,由江蘇省特級教師蔣守成校長與四年級孩子們共同呈現(xiàn)一節(jié)主題拓展課《省刻度尺》。課始,以不完全刻度的直尺測量長度展開教學。課中,讓學生比較三種“省刻度尺”中哪個最神奇,學生自省自悟“省刻度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課尾,從當小小設計師設計省刻度尺到不完全量角器的測量再到對人民幣面值的思考,跳出教材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關聯(lián),進而滲透“省”的思想,研究“省”的學問。巧妙的設計誘使學生主動思考,呈現(xiàn)了一堂自然、開放、有思維生長的靈動課堂。 接著,蔣校長分享了課例設計的心路歷程,進行了《給孩子們種下一顆教學探究的種子》的講座。蔣校長從五個方面展開解讀課例,重點提出“什么是主題拓展教學”:1.是為學生形成結構化、系統(tǒng)化思考服務的教學;2.由主題將課內外零碎散落的內容統(tǒng)整起來,構成新系統(tǒng),獲得新見解的教學;3.是創(chuàng)造學生“主動想”的事件的教學。蔣校長高屋建瓴,提出“教材不是學生的全世界,要把全世界作為學生的教材”,“從學科教學到學科育人”給與會教師帶來了一場精神的饕餮盛宴,與會教師贊不絕口!
29日下午,首先由崔艷波老師講授《分數(shù)的意義》,崔老師以度量為切入點,讓學生從兩個量的比較中,重建單位“1”的含義,將一課知識置身于整個知識體系中,打破知識間的壁壘,勾連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通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課例結束后,崔老師圍繞問根教學主張為大家深入剖析了《分數(shù)意義》一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從為什么學習分數(shù)?分數(shù)是什么?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三個方面,用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闡述了問根教學主張,為與會教師帶來了新思考,得到老師們的高度贊譽!
下午第二節(jié)由李淑民老師執(zhí)教《數(shù)與形》。李老師從什么是數(shù)學引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形找規(guī)律建立數(shù)學模型,通過數(shù)學文化“形數(shù)”、貨車過路口、賣服裝、勾股定理等多種事例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數(shù)與形之間的關系,最后借助國慶大閱兵及大聯(lián)歡的動態(tài)畫面,讓孩子進一步體會到數(shù)與形是互幫互助密不可分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立德樹人的思想教育。孩子們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展現(xiàn)了李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課例結束后李老師就《數(shù)與形》一課分享了自己的備課過程,并分享了“快樂數(shù)學”教育主張,展示了工作室豐富的研究成果,受到與會老師的高度評價!
會議最后一天,銀川市蘆葦所長分享了《走向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蘆所長從人工智能帶來的社會變革談起,引導與會教師深度思考人工智能帶給教育的深度影響。他圍繞“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從深度學習的基本原理、深度學習的課堂審視、深度學習的課堂結構為與會教師帶來了新思想、新視角、新方法。會后,清華大學魏續(xù)臻院長和呂鳳祥院長分別從六個方面、三個核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總結。三位大咖對深度學習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令與會人員醍醐灌頂!大會在熱烈的頒獎曲中為本次名師風格、名師思想展示學術研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北本┲薪淌信嘟逃芯吭菏且粋€由一群為教育情懷和教育夢想而執(zhí)著追求的教育耕耘者組成的家,為每一位與之結緣的追夢人搭建學習成長交流展示的高端平臺。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愿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逐夢路上攜手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