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著白老師進行“誦讀識字,助理閱讀”的課題實驗過程中,讓我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由原來的認讀識字教學轉(zhuǎn)變?yōu)椤白x,說,背,認,寫”五步教學法的更新,使我從理念上有了轉(zhuǎn)變。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行人下校去聽課,一位語文教師在進行誦讀識字教學時,利用漢字的起源指導學生學習“隹”字,學生學得很有興趣。教師通過展示“隹”的演變過程,讓孩子明白了“隹”字與小型的鳥兒有關(guān)系,同時認識了許多帶有“隹”字的漢字。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有興趣,老師教起來更輕松。一節(jié)課,書聲郎朗,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真正的“動”了起來。學生在課堂中,潛移默化的掌握了識字方法,培養(yǎng)了識字能力。學生學習的津津有味,而我在課堂中,也同樣對這樣的識字方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翻閱書籍,發(fā)現(xiàn)自理識字的方法,可以在識字過程中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在“誦讀識字,助理閱讀”的課題研究下,經(jīng)常推廣的一種識字方法。在教學中,這樣的識字方法,使我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chǎn)生了興趣,真切的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白老師的引領(lǐng)下,我們名師工作室的每個成員一起學習,研討,實踐,總結(jié)出許多便于學生識記的識字方法,更好地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服務。
在這三年里,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我在這個集體中,不斷地學習思考,漸漸地學會了思考,慢慢開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的優(yōu)劣進行剖析,逐漸向“學習型”教師轉(zhuǎn)變。也正因為如此,我與2015年年底,獲得了呼和浩特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的稱號。榮譽的取得是對我的業(yè)務能力的一種肯定,但更讓我感到我們這個集體的力量及凝聚力。那是因為在我參賽前夕,我們工作室的所有成員為我搜集資料,幫助我梳理課文思路,白老師更是一遍又一遍的通過電話幫助我備課,從理念上為我把關(guān),所以說我的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大家,更是集體的力量成就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