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路上總是布滿荊棘,不去羨慕別人路上的桃紅柳綠。學會用磨練和努力去雕刻更完美的自己,始終堅信努力就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題記
2016年10月底我正式被崔書記邀請加入名師工作室,當時的我是滿滿的震驚,以至于當崔書記找到我,親切地問我:“娟娟,誰給你帶孩子呀?有沒有精力加入到我們工作室來?”我傻傻地回了一句“需要什么經(jīng)歷呢?是我參加過什么大型活動嗎?”崔書記耐心地笑著對我解釋:“就是需要你能有比較充足的時間來多讀書,多講研究課,多反思。”此時的我才明白,我把“精力”誤理解成了“經(jīng)歷”,囧!明白之后我是滿心的歡心,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嘴里不停地說著:“好啊,好??!有精力!”我這么高興是因為我對崔書記的名師工作室仰慕已久啦!崔書記能主動邀請我,是我的榮幸,也是對我的一種肯定!每每想起,我都能從夢中醒來傻笑。從今以后,我就有更多的機會近距離接觸名師,向他們學習,甚至牽手名師,可以拜師學藝。
刻苦鉆研,在實踐中成長
卡耐基曾說過“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命運又怎會給予你想要的東西呢?”崔燕名師工作室給了我一個平臺,和這么多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我該怎么做呢?追趕上他們?這似乎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那么,就擺正好自己的位置,在追逐夢想的世界里,不斷明晰自己,超越自己吧!如今我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我要認真鉆研教法學法,成為一名專業(yè)化的研究型教師。
加入工作室后我執(zhí)教了校級公開課《大小多少》和“以學評教”《雪地里的小畫家》研究課,崔書記、張潔姐姐和邵素珍姐姐都特地調(diào)課來聽課,還特地邀請了教研員張翠枝老師來指導。大家很中肯的給我提出了建議:
(一)以課程目標為核心,對教學環(huán)節(jié)刪繁就簡
小學低段教學要緊緊圍繞識字寫字朗讀來展開教學,兩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都很準確,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很多環(huán)節(jié)值得商榷。如:《大小多少》一課,崔書記和張潔姐姐就說:“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低段生字詞的教學是重點,大約占15-20分鐘。你的生字詞教學用時較多,建議教師展示優(yōu)秀字評價后學生改正放在課下,選自己喜歡的詞說話省去,摘蘋果的游戲只練習一次就可以。這樣刪繁就簡,就能空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朗讀指導。教師語言要形象直觀,給孩子以明確的指導。在學習反犬旁和鳥字旁時可以直接說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孩子們自己就會說出反犬旁與動物有關(guān),鳥字旁與鳥有關(guān)。你的語言不明確,導致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她們還建議我在課伊始就讓學生自己輕聲讀一遍課文,要求:遇到的生字,看拼音自學。這樣,學生不僅自己解決的課文中的生字詞,掃清了識字障礙,也對課文有了一個粗略大體的了解。
(二)以多元化朗讀為橋梁,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經(jīng)過這兩節(jié)課的磨練,尤其是《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張翠枝老師和崔書記及工作室的各位兄妹們的指導后,我認為朗讀指導要做到多元化,先抓住學生的“胃”,進而抓住學生的心。教師可以以身示范,做孩子心中朗讀的榜樣。在低段孩子們心中,老師可以說是他們的關(guān)注點,是他們的關(guān)注和模仿的對象。低段孩子模仿性強,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所以老師適時的范讀是指導學生情感朗讀,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方法。避免單調(diào)乏味,教師也可以播放課文錄音或給孩子們的錄音。在指導朗讀時,還可以借助肢體語言,通過老師的表情和手勢,讓學生掌握朗讀的輕重緩急,從而達到抑揚頓挫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我在指導最后一句時,用手做了一個“噓”的動作,提醒孩子要輕聲一點,不要打擾青蛙休息,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讀到這里時要輕聲讀。在教學《大小多少》這首韻律性強的小兒歌時,崔書記就建議我可以借助打拍子的形式來展開朗讀指導,讓學生覺得語文也是趣味多多的一門課。朗讀指導,還要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推進。張翠枝老師就建議我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先讓學生讀課文,這樣既掃清了生字障礙,又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展開生字的教學,用生活中的常用詞語訓練說話。再突破難點,指導學生在多形式讀中理解“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的原因。最后,指導課文的背誦。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層層推進。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照顧到了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
(三)以語文素養(yǎng)提升為根本,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我在教學《大小多少》一課時,邵素珍姐姐就提醒我:“新課程標準在小學低段口語交際中明確提出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我們語文教師不僅要鼓勵孩子們積極大膽地發(fā)言,也要注意引導孩子學會說話時要說一句完整的話。因此我們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年級的孩子應(yīng)該著重引導孩子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把話說完整、說規(guī)范。你在出示了大象和小兔的圖片后,要引導孩子說‘我看到了一頭大象和一只兔子?!@樣既鍛煉了孩子正確使用量詞進行說話訓練,又在訓練中為孩子的寫話做到語言通順做好鋪墊?!甭犃松劢憬愕脑挘姨貏e注重了這方面的引導,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看圖回答問題時都注意了問題回答的完整性,寫話時也大體能做到通順完整了。
虛心汲取,奏響成長交響樂
有機會參加崔燕名師工作室是我的幸運,有機會結(jié)識這么多朋友是我的幸福。之前的好姐妹張靜,她的課往往抑揚頓挫像一首動人心弦的樂曲,每每聽到最后都意猶未盡。邵素珍姐姐,聽過她的兩節(jié)課,感覺像一部情節(jié)跌宕起伏,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史詩,聽來令人拍案叫絕!邵素珍姐姐,亦師亦友,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上經(jīng)常給予我中肯的指導和建議;李芳副校長,更是我學習的榜樣,她的課堂如詩如畫,創(chuàng)設(shè)情境總能帶領(lǐng)大家入情入境,悟情悟理……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講課風格,他們或?qū)懸?、或大氣、或精致、或激情,她們的每?jié)課都是精品。她們身上有我太多學習的優(yōu)點,我要博采眾長,納為己用。
在名師工作室這個思想的殿堂里,我不僅結(jié)交了亦師亦友的名師,還驚覺自己學得還不夠多,讀得還不夠廣,寫得還不夠勤,思的還不夠深。在成長的象牙塔里,我找到了太多前進的理由和動力,找到了太多學習的榜樣和典范。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然后知不足”,想成為一名專業(yè)化的研究型教師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博采眾長,積淀教學素養(yǎng),即便我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也要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堅信:努力,就會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