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班主任的精彩
“鄭老師好,我也是一名20多年的老班主任了,聽到您講座時熱血沸騰,可是很快又陷入苦惱之中?,F(xiàn)在做班主任真是太忙了,大大小小什么事都找你,還動輒就承擔責任和風險。我也不是不想把班級管好,可是,我怎么感覺越管學生越不聽,越做也越?jīng)]有了激情。您說像我這樣,問題出在哪兒呀?我該怎么調(diào)整?從哪里突破?我正在讀您的《把班級還給學生》,經(jīng)常被您書中的文字打動,能否請您結合著您的這本書給我們一些指導?”
看著讀者來信,我想到了身邊太多如她一樣身心疲憊的老師,甚至自己也曾短暫時間有過她類似的感覺,深深理解她的苦悶和困惑,更引發(fā)了我的成長回憶與思考:
首先,我想改變很多班主任“管住學生”的簡單思維,帶他們走進“管”與“理”的有機融合,一起走進更豐富的教育生活
在許多人看來,班主任就是忙、累、煩的代名詞。可在我看來,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因為班級管理的藝術,更多的體現(xiàn)在調(diào)整、謀劃、經(jīng)營。所以,班級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處理“管”與“理”的關系,是衡量一個班主任是否優(yōu)秀的重要標志。“管”就是要求、規(guī)范、約束、評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嘗試、引導、完善,進而升華為感染、熏陶、激勵、喚醒、鼓舞。同時,“理”還包括協(xié)調(diào)、理順和理性的意思。協(xié)調(diào),是指把不合適的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等要及時調(diào)整,而合適的,則要繼續(xù)推廣、繼續(xù)深化、發(fā)揚廣大;理順指的是理順思想,理順情緒,理順關系,理順思路;理性,就是要有科學意識,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班主任無論對待工作中的什么事都要有適度的分寸、科學的思維?!肮堋钡膫?cè)重點在依靠權威推動別人,而“理”的側(cè)重點在依靠思考改變自己。“管”體現(xiàn)著班主任的態(tài)度和魄力,決定著工作的廣度和寬度;而“理”體現(xiàn)著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決定著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與“理”的有機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樂趣?!肮堋保帽仁堑皖^苦走,而“理”就是抬頭看路。古代“三省”、近代“四問”、現(xiàn)在“用思考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其實都在強調(diào)“理”的價值?!靶谐捎谒細в陔S”,一個真正的教育者永遠也不可能只通過“管”而走向成功!
在25年半的教育生涯中,我當了24年半班主任,即使在長期擔任學校中層領導的時候,也依然兼任。如果問:你是為了什么?我會誠實地回答:我不只是為了校長和學校,也不全是為了學生和家長,而更多是為了我自己,為了我自己活得充實,為了讓我身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始終處于積極的運動之中,為了能從學生那兒獲得思考、寫作、創(chuàng)新的快樂和靈感。每一個新班都各有特點,每一個學生都與眾不同,他們總給我新鮮、驚喜,吸引我想盡辦法走進他們心里,試圖解開他們心中的秘密,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些心靈的露珠。
我是帶著夢踏上講臺的,慶幸的是“思考的樂趣”讓那夢想在24年的平凡教育生活中依然燃燒。或許別人很難理解我對班主任的這種傻傻的"自得其樂",但我正是在不斷地接近它,喜歡它,琢磨它,欣賞它的過程中品嘗著我的歡樂,感受著我的成長。如果說我是一個追夢者,那么“思考”就是我終身的伴侶,它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既有星空,又腳踏大地。作為推動、引領和激勵學生發(fā)展的人,教師身上必須少些匠氣多些靈氣,少些奴氣多些志氣,少些小氣多些大氣。長期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真正的班級管理不是忙碌地去應付沒完沒了的事務,而是自己主動地去謀劃、調(diào)整、經(jīng)營;真正的班級管理不是被動去處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而是自得其樂地去實驗、創(chuàng)新、享受;真正的班級管理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找什么招數(shù)和技巧,而是和學生一起打造精彩的班級生活;真正的班級管理不是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分數(shù)和名次,而是和學生一起建構并享受日漸完滿而深刻的幸福人生。
其次,我想改變很多班主任長期形成的錯誤觀念——“只要有了愛,就有教育”,積極反思,主動成長,不斷完善,賦予教育更多的科學思維和智慧,進而享受班主任工作特有的智趣與活力。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睘榱颂岣咦约旱陌嘀魅喂ぷ魉仞B(yǎng),我特別注意收藏和積累案例和素材,通過搜集、摘抄、剪貼……積累了六七十萬字的管理筆記,并按內(nèi)容系列整理成了四個部分,即德育故事庫、學生案例庫、活動素材庫和管理方法庫。這四個“儲備庫”,猶如我班級管理的“百寶囊”,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的教育管理學生的實際案例和管理方法,而且極大地提高自己了的班級管理素質(zhì)與能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想,現(xiàn)在許多班主任之所以感到忙累,其實不是自己不優(yōu)秀,而是因為陷入了只想一味地找技巧找妙招的怪圈,懶于積累,懶于借鑒,手中腦中沒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
為了讓班級自動自主地發(fā)展,我積極探索和改進管理方法。“雙軌運行,自主管理”“模糊評價,團隊管理”“彈性懲戒,契約管理”“精神引領,文化管理”等,都曾經(jīng)嘗試推行,提升完善,并取得很大成效。如“每日自信演講”“每日閱讀”等活動。其實,班級管理的差距往往就在一點點。那怕是一個很小的活動,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可以打造成我們的班級品牌。
為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積極開發(fā)和利用家長資源,大膽革新家長會的模式,拓寬家長會的內(nèi)容, 改變了一味的“開會”方式,以豐富多彩的研討培訓、案例剖析、聯(lián)歡互動等模式取而代之,極大提高了家長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了其資源優(yōu)勢。擔憂學生在休息日或假期中的教育“空白”,我從2004年起就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了班級QQ群,和家長、學生在網(wǎng)上快樂交流,對學生及時督促和鼓勵……創(chuàng)立班級家校合作委員會,組建家長智囊團,開展家長報告會,打造手拉手家庭,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這些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家校溝通方法,為學校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建了和諧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
為了給學生打造高貴精神的家園,我全力打造和創(chuàng)新班級文化。我們有意義深刻的班訓,有響亮大氣的班級口號,有富有個性的班名、班歌、班徽、班規(guī),有科學的班級誓言、班級追求、班級文明公約、班級必記格言、班級家校約法,還有“紀念日與回憶日”、“友誼日與互助日”、“感恩日與尊師日”、“微笑日與贊美日”、“道歉日與規(guī)勸日”等等別具一格的班級節(jié)日。我們一起記錄成長的日子,留下生命的足跡;我們一起捧起飄著芳香的好書,品味經(jīng)典的魅力;我們一起吶喊“我與眾不同,要做最好的自己”,我們一起吟誦“我們要默默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樣,班級不僅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園地,更成了學生道德養(yǎng)成、人格歷練、心靈涵育的磁場、熔爐。
再次,我想改變很多班主任的職業(yè)認知和工作態(tài)度現(xiàn)狀,靜下心來,潛下心來,用愛心和智慧吸引和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幸福。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對工作的態(tài)度和認識往往就直接決定了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和幸福的程度。
我為什么喜歡當班主任?有個朋友聽到我極不愿接受一份學校行政工作時,又問我這個我曾經(jīng)詢問自己百遍的問題。他感到大惑不解?是的,這個平凡的職業(yè)可能會使我無錢財無權勢??墒撬麤]有注意到我有的是錢財權勢得不到也買不來的東西。我每年都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可以盡享讀書、寫作的樂趣,也可以享受休閑、旅游的輕松。這對許多人來講,簡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上課時,我可以煽動智慧之火,激情飛揚、慷慨陳詞,也可以提出諸如“財富有什么用?”等幼稚而深刻的問題,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人生的許多道理;辦公之余,我們可以讀書、思考、交流,甚至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到田野里玩?zhèn)€瘋天昏地;我可以親眼目睹一個又一個孩子如花骨朵般一天一天地生長、綻放、飄香,就象創(chuàng)世之初親眼看到泥土露出生機一樣欣喜與滿足。更為重要的,我還可以獲得一樣對生命最重要的東西——愛!不單是對學習和書本的愛,不單是對各種知識和思想的愛,還有對學生的愛。這種愛,可以讓我一生縈繞著充實與幸福!
事易管,人難管;人易管,心難管。教育,就是點亮心燈,在自己和學生的心靈上都亮起一道風景,喚醒、呵護和引領真善美的萌芽、生長和傳遞。24年班主任工作告訴我:班主任做班級管理,不是為了管住學生,最應該管住的,其實是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沖動、不癡妄、不偏執(zhí)、不卑賤、不麻木,理智、寧靜、包容、欣賞、感恩。自信陽光的心態(tài),勝過百種秘笈與妙招。事實證明,人們不可能經(jīng)由一個沒有喜悅的旅程,到達一個喜悅的終點。不管在座的老師們,你追求的是什么,希望永遠記住這句話:在過程中保持喜悅的心,那么你心所向往的東西,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到你生命中。
當下,很多教師總愛把責任推給環(huán)境、制度、領導……可是,卻忘記了“我”也是問題的主人,也忘記了“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等古訓。我想,即使周圍一片黑暗,這也不是我們消極倦怠的理由。一只燃燒著的蠟燭,不會懼怕更不會抱怨周圍的黑暗。當一個人既受困于環(huán)境,又陷入個人的抱怨之中,他的人生肯定會出問題?!吧溆兴坪蹙印JеT正鵠,反求諸其身?!痹诿鎸芏嘧晕遗c外界很多沖突與掙扎中,我們的確需要有“反求諸己”的思維和決心,來重新審視和梳理生命格局,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盡快走出悲觀的僵局,來一個不一定非要多么華麗但卻實實在在的積極轉(zhuǎn)向。而這種痛定思痛的毅然轉(zhuǎn)身,是一個教師智慧和成熟的重要標志。它意味著重新認識自己,重構自己與他人、環(huán)境、社會的關系,進而重塑自己,即成長從盲目的對外擴張走向了內(nèi)斂與積聚——自知、自省、自律、自信、自愛、自強等一切決定生命內(nèi)在品質(zhì)的東西開始真正建立。當然,不可否認,制度、環(huán)境等肯定有有阻礙自身發(fā)展的詬病,但就教師個體而言,如何在體制困境中盡到自己的本分,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保持著人性的尊嚴,如何在約束中為自己和學生爭得一些朝向理想的自由,并能利用自己的學識、愛心和道德去傳達更多的善意,帶給這個社會更多美好的東西,是一個一體兩面的現(xiàn)實命題,也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自我建構問題。
我想,只有思考,能使教師擁有教書育人的專業(yè)尊嚴;只有思考,能使教師更像一個文化的傳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只有思考,能使教師更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歷史使命感的知識分子;也只有思考,才能使我們回歸和復活教師的專業(yè)角色,進而建構自己的教育人生——快樂工作,幸福做人,活出我們做班主任的精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