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軍名師工作室每月一次的網(wǎng)上研修活動于3月4日下午如期舉行,此次研修主題是“整合教材,以教促改”,工作室的老師準時參加此次研修,均圍繞此主題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新穎的看法,給語文教學及課改均帶來很多新思想。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只看到了課文本身,而忽視了單元及整冊教材的訓練體系。課文其實是例子而已,它是為完成單元教學目標,學期教學目標而選的一個個“范例”,編寫者的初衷是想通過它的教學完成體系目標的。而我們往往忽視這一點,殊不知,語言是教不會的,逐篇講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與教材編寫者的意愿是背道而馳的。
新教材主張“用教材教”。尤其是部編教材的使用,“用教材教”這一要求更加凸顯。如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學習目標之一就是學會朗讀,第二單元目標是學會默讀,第四單元目標之一要讓學生學會梳理文章寫作思路。編者的意圖很清楚,就是希望教師能整合、處理和生發(fā)教材信息,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在某個方面的技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經(jīng)過整合之后,教師對教材往往會有更精辟獨到的分析;可以促進學習內(nèi)容最優(yōu)化,教師會獲得更為巧妙的教學切入點,學生會學得更加主動。教材整合之后圍繞主問題開展教學活動,會在課堂上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真正實現(xiàn)還課堂給學生的理念,真正實現(xiàn)閱讀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這樣,課堂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學生也不會覺得語文課堂是枯燥乏味的!
那么,如何整合教材呢?在對語文教材整合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整合的著眼點要小。從一個話題、一個寫作手法、一種描寫、一種文體中的某一知識點等具體而微的角度,對現(xiàn)有語文教材進行補充、更新或重組,形成一個個既獨立又有相互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專題,改變原有課程由篇篇課文單線行進式的教學模式。如從主題的角度進行整合、從寫作手法角度整合、以朗誦的形式進行整合、抓關(guān)鍵詞進行整合、同一文體知識的課文整合等等。
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應具有整合教材的義務和責任。教師在備課時要站在語文課程標準、中考、高考的考試高度,統(tǒng)領(lǐng)教材,明確語文教學的目的、要求等。在對教材整合時,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任務要具體,要便于理解和操作,使教有所依、學有其法。
此次研修為時一小時,時間雖短,但老師們討論積極,收獲頗多。話題的研究價值得以有效體現(xiàn)。
2019年3月5日
撰稿人:蔣艷華
附圖片:
整合教材 大膽刪減增補(通材實驗學校胡濤老師提供)
整合教材 大膽刪減增補(通材實驗學校胡濤老師提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