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當下,如何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依然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性的課題。2022年4月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的印發(fā),為進一步深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方案的實施,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
在以往的課程改革實踐中,往往存在著重課程標準而輕課程方案、重課程解讀而輕課程實施、重國家課程全面落地而輕校本化創(chuàng)新實踐等諸多問題。許多教師對課程的概念、課程與教材、課堂的關系缺乏正確的理解,對課程的本質特征和基本要素缺乏明確的認知,對課程實施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缺乏理性判斷。許多教師理解課程,依然如同水中望月、霧里看花。現(xiàn)狀如此,嚴重影響了課程方案的有效實施,嚴重影響了課程新理念的落地生根,也嚴重制約了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因此,課程改革,特別是課程方案的實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新高考新中考改革、新教材使用和課堂創(chuàng)新的滾滾浪潮中,重新審視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回歸課程方案的本源與初衷,刻不容緩。以課程的戰(zhàn)略高度,統(tǒng)領教材使用、課堂變革、學科建設、評價改革,任重道遠。課程實施的新見解,新思路,新理念,新成果,期待分享。
為此,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會同全國名師工作室實踐研究專家委員會,于2024年9月,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地上海,以“新課程實踐論壇”的名義,舉辦“課改前沿:聚焦‘課程實施’的教學變革行動”主題論壇,誠邀全國各地的學校領導、一線教師、教研人員,共赴滬上,探討課程改革新思路,共商課程實施新路徑,交流理念落地新實踐。九月觀潮,滬上論道,新朋問津,老友再聚,秋高氣爽,盛會可期!
一、【論壇品牌】
課程改革新實踐論壇
二、【論壇主題】
課改前沿:聚焦“課程實施”的教學變革行動
三、【論壇特色】
1.聚焦課程改革的難點
2.匯聚課程實施的智慧
3.傳播來自一線的聲音
4.領略學術創(chuàng)新的魅力
5.統(tǒng)籌課程、學科、課堂、評價改革
6.融合理念、課標、素養(yǎng)、實踐要素
四、【論壇亮點】
1.占領課程改革制高點
2.走進課程實施最前沿
3.洞見課程建設新思路
4.體驗課程開發(fā)創(chuàng)新性
5.為教師變革創(chuàng)新行動提供實踐范本
6.為學校課程有效實施提供智力支撐
五、【核心內(nèi)容】
1.基礎教育課程實施方案基本政策宏觀解析
2.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課標落地及課程校本化
3.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教師教學行為變革
4.課程有效實施的創(chuàng)新方式與實踐路徑
5.強化課程有效實施的學校學科專業(yè)建設
6.基于未來人才成長的學校特色課程開發(fā)
六、【主要議題】
1.國家課程在基礎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2.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校本化教學實踐
3.優(yōu)化課程實施中的教師教學行為——以“項目教學”為例
4.創(chuàng)建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校本特色課程
5.體現(xiàn)課程實施理念的教學評價檢測
6.學校品牌課程建設的實踐策略
7.制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的基本要領
8.面向未來的學校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
9.體現(xiàn)課程實施思路的大單元教學
10.課程視域下的學教評一致性價值
11.基于課程的高品質課堂當代建構
12筑牢課程實施基礎:強化學校學科建設
七、【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fā)展實踐研究專家委員會
廣東省師培教育研究院
承辦單位:
北京凝慧同享教育科技中心 北京啟誨教育咨詢中心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八、【時間地點】
2024年9月27日-29日 地點:上海 9月26日報到 30日返程
接到本通知之日起,即可報名。
九、【參加對象】
各市縣教育局、教育科研機構、培訓中心、進修學校相關領導;各級教研員;各中小學校長、教學副校長、教研組長、幼兒園園長、名師工作室、站、(坊)主持人與成員;骨干教師等。
十、【專家團隊】
李政濤: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理事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華東師范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
朱偉強: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特聘專家,全國教研員研修中心特聘專家,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qū)(校)建設指導專家。
楊瑞清:南京市浦口區(qū)行知小學校長,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陶研會小學教育專業(yè)委員理事長、教育部班主任培訓專家小組成員。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十杰中小學中青年教師、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又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對楊瑞清作了專題報道。
程紅兵:上海金瑞學校校長,全國知名校長,教育專家,教育學博士,特級校長,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王白云: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中組部“萬人計劃全國教學名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上?!半p名工程”指導專家,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項目專家,上海市考試院專家。曾任部編教材(語文)上海市審讀組組長。在各級電視臺等平臺為境內(nèi)外教師作專題講座500余場。出版有《教有術育有道》《學為中心理論的建構與田野實踐》等著作50余種,參與或主持教育部課題等大型課題30余項,教育教研成果獲教育部二等獎、市級特等獎、一二等獎近30項。著有散文集《時間的看客》。
王月芬: 博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副主任。教育部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夏雪梅:博士,研究員;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課程與教學研究室主任,上海學習素養(yǎng)課程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綜合實踐活動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化學習的中國建構與質量評估負責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學習基礎素養(yǎng)培育負責人,上海市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負責人;美國維斯康星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訪問學者,專著:《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項目化學習的實施: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中國建構》等。
王 潔: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研究人員。上海市教師學會副會長。OECD上海PISA項目問題解決領域專家組成員;OECD上海TALIS項目組秘書處核心成員;OECD全球課堂視頻研究項目VIDEO STUDY上海地區(qū)項目主管(NPM, National Project Manager);OECD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觀察國際評審及首席培訓師(Primary Master Rater Trainer)
楊向東: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心理學系主任、教授,博導。國家教材委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教育考試與評價指導委員會委員,2014年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成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yǎng)測評組副組長。主要研究心理與教育測量、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與評價等。
蘆 葦: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正高級、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寧夏中語會理事長,曾任銀川高級中學校長、銀川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朱孝忠: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院長、書記,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fā)展實踐研究專家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全國名師工作室發(fā)展實踐研究項目發(fā)起人,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好課堂組委會副秘書長、原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主編《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fā)展實踐研究》、《名師工作室成長的足跡》、《引領卓越——百家名師工作室發(fā)展啟示錄》。
十一、【聯(lián)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沙子口路78號院
傳真:010-67284012
手機:王老師 18501155439
網(wǎng)址:http://www.qw265.cn
郵箱:bsdpxbwf@126.com
微信公眾號:msyxgt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