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研修】跨界 融合 共生——教育部金小玲名師工作室鄧敏團隊學習研修
作者簡介
譚蕊,女,中學二級教師,任教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東山鎮(zhèn)第二中學。教育部金小玲名師工作室鄧敏快樂英語詞匯教學工作站核心成員。2021年參加工作;2023年9月獲校級“優(yōu)秀班主任”;2024年10月,作為骨干教師參加“國培計劃(2024)云南省縣級初中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獲“優(yōu)秀學員”榮譽稱號;2025年1月成為曲靖市麒麟?yún)^(qū)教研課題“ 思維可視化結構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組成員;2025年3月麒麟?yún)^(qū)初中英語學科教研基地七年級新教材課例展示授課教師。
一、引言:以跨學科融合重構英語課堂
2025年5月10日,教育部金小玲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劉建芬老師帶來了一場題為“跨學科融合視角下新型初中快樂英語Project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線上直播。本次直播聚焦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學與多學科融合的實踐探索,以人教版七年級教材為例,深度解析如何通過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不同基礎,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劉老師強調:“跨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知識疊加,而是通過真實問題解決,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思維碰撞與能力成長的快樂?!?/p>
二、項目式學習背景:跨學科融合教學的時代需求
(一)信息爆炸與復雜問題的挑戰(zhàn)。當今時代,學生每天接觸海量信息,面臨諸多復雜問題。如我國多地出現(xiàn)的大風天氣,其成因與地理、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知識相關。劉老師指出,只有跨學科融合才能讓學生深入思考并解決這些現(xiàn)實問題。
(二)新課標引領教學方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2022 版明確提出教師要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lián)。這標志著英語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語言知識傳授,而是要成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橋梁。
(三)新教材的優(yōu)勢與價值。新教材中的 Project 活動具有實踐性,滿足不同基礎學生需求。通過 Project 活動,基礎生能建立學習信心,優(yōu)生可獲得能力拓展,實現(xiàn) “不同基礎,共同進步”。
三、金小玲老師的快樂英語教學主張
金小玲老師的快樂英語教學主張以“Happily, Crazily, Successfully”為核心,強調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情感互動與技術賦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實現(xiàn)語言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教學目標:快樂地教、快樂地學、快樂地出教育成果,劉老師具體分析了快樂英語課堂的特征:快樂性與有效性相統(tǒng)一;藝術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情感性與整合性相融合;啟發(fā)性與問題性相促進等四個方面。
四、理論支撐點:跨學科融合教學的深層邏輯
(一)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定義。跨學科融合教學以某一學科為依托,整合多門學科的知識、方法和思維模式,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英語課堂上探討環(huán)保話題時,融入地理、生物、社會等學科知識。
(二)新課標對跨學科融合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每學期不少于 10% 的課時用于跨學科學習,強調通過探究、合作等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項目式學習的概念與理論基礎。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閱讀、調查、實踐等多種活動,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其理論基礎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 “做中學” 理論。
五、案例展示:從課堂到實踐的創(chuàng)新路徑
劉老師具體仔細的講解了兩個案例:案例1: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Unit3 “My School” Project 活動為例,劉老師詳細解析了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實踐應用。學生在設計 “校園迎新手冊” 的過程中,涉及地理、藝術、社會學、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的跨學科融合。案例2:七年級下冊Unit 4 “Food Culture”項目,任務目標:完成“食堂滿意度調查”,探究飲食文化;學科整合:語言目標:掌握描述性詞匯(crispy, creamy);跨學科目標:統(tǒng)計飲食習慣(數(shù)學)、分析文化差異(社會學);分層輸出:基礎生:簡單偏好統(tǒng)計表。優(yōu)生:雙語菜單設計+飲食文化對比報告。
六、差異化教學:從“分層”到“自適應”的精準支持
問題驅動,錨定真實情境;驅動性問題:如七年級下冊Unit 6 “Rain or Shine”中,學生需結合地理(氣候成因)、物理(風力機制)、化學(環(huán)境影響)等學科知識,探究“如何科學應對極端天氣”,最終用英語形成研究報告;學科聯(lián)動邏輯:英語為表達工具,多學科為思維支架,實現(xiàn)“用中學、學中用”。2. 分層設計,兼顧差異:
學生層級 任務設計 支持工具
基礎生 簡化語言要求(如中英混合標注) AI詞匯卡、定向視頻資源
中等生 深化細節(jié)(英文場所功能介紹) 在線學習平臺、模板化任務卡
優(yōu)等生 拓展高階能力(跨文化對比分析) 學術數(shù)據(jù)庫、開放式探究任務
七、教師行動:從“領航者”到“跨界策展人”
(一)資源包建設
1.跨學科素材庫示例:包括地理素材(校園平面圖模板)、科學素材(物理實驗視頻)、藝術素材(名畫賞析)等。
2.學科聯(lián)動任務卡示例:如用物理知識解釋英文繪本中的彩虹現(xiàn)象,要求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和理解英文繪本內容,提升跨學科思維能力。
(二)教師角色轉型
1.項目顧問: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搭建分層腳手架,提供差異化資源,為學生提供精準支持。
2.協(xié)作伙伴:與其他學科教師緊密合作,共同設計跨學科課程和活動,如與科學教師合作設計“校園生態(tài)調查項目”。
八、總結與展望:開啟英語教學的快樂之旅
講座以“金小玲老師的妙言妙語”落幕。劉老師的“跨學科融合視角下新型初中快樂英語 Project 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助力老師們在新課標新教材背景下打造高效的快樂英語課堂。隨后,鄧敏工作站的教師們紛紛展開熱烈討論。老師們通過今天的講座認識到,以問題為驅動是項目式教學的有效抓手,圍繞問題的解決完成項目的實施;項目式教學需立足學生基礎差異,以真實情境驅動任務設計,如環(huán)保主題下融合地理、生物等學科知識,讓學生在協(xié)作探究中提升語言應用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同時,快樂課堂應兼顧趣味與深度,通過分層策略與多元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感。
最后愿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像金小玲老師所說,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用快樂英語教學照亮學生的未來之路,幫助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圖文:譚 蕊
編輯:李啟榮
初審:王利亭
終審:金小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