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追夢人。在工作室里,我們找到了共同的目標,我們滿懷著對小學語文的熱愛,懷揣著對小學語文執(zhí)著的追求,奔著目標,不怕困難,一路前行。
一、在學習中成長
我們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可平時真的很少有上學時手捧書卷時的平心靜氣。加入名師工作組后,在看到各位優(yōu)秀名師的風采之后,我愈發(fā)感到自己在文學素養(yǎng)上的匱乏,在她們的激勵下,在工作室的組織與引導下,我又認認真真地讀起書來。除了白莉萍老師推薦的朱光潛的《談美》,李政濤的《教育賞識》,孫志毅的《做有策略的教師》,傅佩榮的《推開哲學的門》,我還和學生一起讀了《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昆蟲記》、《草房子》等一系列兒童讀物,我一本一本地看,一本一本地讀,時而圈圈點點,時而摘摘寫寫,倒也樂在其中。書,更新了我的觀念,增加了我的底蘊,指導著我的行動。在動力與壓力之中,我邊學習邊思考,在不知不覺中教育教學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改變。
在呼市教研室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觀摩了張穎慧老師、董靜老師、孟繁亮老師三個工作室的活動,聆聽了著名教授李書章的講座,走進不同學校真實的課堂……各工作室的活動異彩紛呈,緊扣課題進行多角度的研究;授課教師課堂精彩,教學設(shè)計新穎獨特,教學語言精準明確,課堂真實、務(wù)實;工作室主持人見解獨到;專家教師點評耐人尋味,這些都令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二、在實踐中提高
在工作室的活動中,我有幸承擔了三種不同類型的觀摩課,有拼音課《j q x》,識字課《北京》,學寫日記課《日記兩則》,并分別送教到賽罕區(qū)綠地小學,烏拉特前旗第一小學,托縣第六小學。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學二年級的《日記兩則》。二年級識字寫字是重點,很多老師講這一課時,把重點放在了識字上,把難點放在了指導學寫幾個帶有“女”字旁的生字上,分兩課時將兩篇日記按文章順序逐一梳理,而對于怎樣寫日記,卻“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但我認為,個別特殊的課文,也要因課而異,區(qū)別對待。
在這一課,我進行了大膽的挑戰(zhàn),摒棄了老師們常用的教學流程和方法,采用了比較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將教材進行重組,沒有按部就班地順課文內(nèi)容,教該教的,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如何靈活運用知識……我覺得在這一課,教給學生怎樣寫日記,怎樣寫好日記,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把重心放在了這兩篇日記上,通過《日記兩則》這個范例,指導學生會寫日記,寫好日記。
首先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將兩篇日記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篇日記的聯(lián)系后,讓學生明白,日記中寫的事情,是可以連續(xù)寫的。接著讓學生思考:寫日記的小女孩,從早到晚,一天當中會做許多事情,為什么單單寫這件事?在學生思考后,我羅列出小女孩一天當中做的事情,讓學生一目了然,原來,日記寫的是最想寫的,最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教給學生寫日記時怎樣選材。然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日記和其它課文的不同,原來日記是有自己的格式的。這三個部分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留下空間,讓他們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最后,帶領(lǐng)學生現(xiàn)場寫日記,讓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應(yīng)用到自己的實踐中。
這一課,我最后能取得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有賴于白莉萍老師對我的幫助。在備課時,白老師給我進行了詳細的指導,從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到學生評價、如何提問,甚至是教師形象,都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又親自聽我試講,直言不諱地為我指出不足。在白老師的幫助下,在一次次地磨課和研課中,終于講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且也得到現(xiàn)場聽課老師們的好評。我體會到:勇于嘗試,大膽實踐是成長的捷徑,只有親歷其中,才能從行為到思維發(fā)生蛻變。我覺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歷了一次成長,學到了不少好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充實自己。我非常感謝白老師給予我的關(guān)懷與幫助,我深深地感受到,能參加“白莉萍老師名師工作室”真是我的幸運。
三、努力成長,發(fā)揮輻射作用,共同前行
加入工作室的時光,是我成長的時光。工作室在白莉萍老師的帶領(lǐng)下,有不同于以往的務(wù)實精神。好的集體總能帶動個人的不斷努力,兩年多以來,我積極參加工作室的活動,每次學習都積極汲取營養(yǎng),收獲頗豐。在上學期,我因工作突出被學校提拔任用到教導處工作,并專門負責語文教學工作。
作為我校語文中段教研的負責人,我在語文教研活動的組織開展中,堅持借鑒工作室對教研的理念和方式,嘗試高效課堂,營造務(wù)實認真的教研氛圍。因為受到工作室的熏陶,我作為名師工作室的一名成員,在學校的工作中,能有意識地注重自身形象和修養(yǎng),傳遞工作室的敬業(yè)精神和良好的職業(yè)態(tài)度來影響學校教師。我還帶領(lǐng)著兩位徒弟——青年教師彭娜、楊陽,和她們一起,向著優(yōu)秀,行走在路上。去年剛畢業(yè)一年的彭娜老師,參加我校第二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獲得了二等獎。在名師工作室里,與懷揣相同夢想的同伴們一路走來,我過得充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