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教師發(fā)展中心 李淑民
李淑民 正高級教師,首批河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特級教師、首屆河北省中小學學科名師、首屆河北省小學數(shù)學教學標兵、河北省模范教師、全國特色教育先進教師。承德市第十三屆及第十四屆黨代會代表。入選國家基礎教育專家?guī)?,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網評專家。
那一年,如血的黃櫨和七角楓即將燃遍霧靈山野的美好時節(jié),剛滿十八歲的她,告別師范校園,回到家鄉(xiāng),滿懷著喜悅與忐忑,走上三尺講臺,面對著幾十個孩子純真渴求的目光,開講她初為人師的第一課,那一刻,夢想成真的她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最幸福的人……春風秋雨,秋雨春風,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三十年風霜雨雪的雕蝕沒能改變她的初衷,她依然為自己當年的選擇無怨無悔,依然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充滿激情,猶如家鄉(xiāng)秋日的漫山紅葉,年年如是,歲歲相同。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好課是教師的天職,也是立足之本,李老師一直這樣認為,她也是這樣做的。從教伊始便開始深研教材教法,研讀各種教學刊物和著作,觀看名師錄像,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請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冥思苦想,多少次砥礪前行,她已記不清了,她只記得學習學習再學習,研究研究再研究……
數(shù)學在孩子們眼里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定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天起,她就下定了決心。當她看到課間游戲時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時,她突發(fā)靈感,“把游戲引入課堂”,于是“找朋友游戲”和著她輕快的腳踏琴的節(jié)奏開始在她的數(shù)學課上火了起來,講故事、猜謎語、對口令、說兒歌……為了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她想盡了各種辦法。慢慢的那些干巴巴的數(shù)字符號和枯燥的公式定理竟然成了孩子們最要好的“朋友”,就連以前最怕上數(shù)學課的孩子也喜歡上了數(shù)學課,或許這就是她的“快樂數(shù)學”教育思想的萌芽吧。
“小荷初露尖尖角”,工作第二年迎春花開的時節(jié),縣教研室組織縣城小學教師代表來平安堡鎮(zhèn)小聽李老師的公開課,城里的老師來聽村小老師的課這大概還是頭一遭。那一天校園里的迎春花開得特別鮮艷,映襯著李老師燦爛的笑臉,也為這個小鎮(zhèn)平添了一抹春的氣息……那一年暑假興隆一小面向全縣招聘教師,她又順利通過試講和面試,從村小調到了縣直校。
工作第五年她便以講課最高分榮獲了全縣首屆十佳教師,之后又代表興隆縣參加了承德市第四屆小學數(shù)學年會,她的“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一課得到了與會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贊譽。1997年在承德市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評選中,她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一鳴驚人,僅以總分一分之差榮獲全市第二名。成功的背后總是伴隨著辛勤的汗水甚至是淚水,當時她的孩子還不足八個月,在備課、講課過程中她一直默默承受著難以承受的痛苦……2001年金秋在經過層層選拔獲得承德市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演講、論文、答辯綜合評比一等獎后,她又踏上了代表承德市赴省參賽的征程,在省大賽現(xiàn)場,她沉著應對、出色發(fā)揮,不負眾望,再獲一等獎,并因此榮獲河北省第一屆小學數(shù)學教學標兵稱號,填補了當時興隆縣在省級大賽中一等獎獲得者零的空白。之后她的課又多次榮獲市優(yōu)、省優(yōu)、部優(yōu),2009年她被評為河北省第一屆中小學學科名師。
她喜歡上課,因為課堂帶給她快樂,也帶給她感動。在李老師的辦公桌里珍藏著五個彩色的小貝殼,那是她在陡子峪下鄉(xiāng)給一位教師指導課,期間曾給孩子們上了一會課,在她離開學校時一個小女孩一直在學校門口等她,就為了把那幾個漂亮的小貝殼送給她,她當時感動的一塌糊涂……
以愛育愛,以情動情,親其師、信其道,這是她教書育人的法寶。她喜歡學生,學生也喜歡她。當你接觸到她的學生,你時時都會感受到她留給他們的美好印象,即使是那些她早年教過的學生,那些如今已經長大成人、步入社會的青年人,每當提起李老師,他們依然對她心懷敬意!那一天李老師收到了一封來自部隊的掛號信,信中寫道:“李老師,您知道嗎?我從小就以為自己是一個多余的人,因為爸爸不喜歡我,媽媽不要我了,爺爺看著我整天唉聲嘆氣……是您給了我自信,是您讓我找回了做人的尊嚴,謝謝您我最最敬愛的老師!獻上一枚軍徽,以表達我對您無盡的感激之情!永遠愛您的郭仔”。讀著那封信,看著那枚閃亮的軍徽,李老師的眼睛濕潤了,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當老師真的真的好幸福!
她熱衷公益事業(yè),積極參與各種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早在1998年她便開始參加縣教研室組織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足跡遍及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多次入選河北省特級教師講學團,隨講學團去全省各地送教,得到當?shù)貛熒囊恢潞迷u。李老師曾隨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赴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內蒙商都縣進行公益支教,現(xiàn)在還一直指導幫扶當?shù)氐男W數(shù)學名師工作室。李老師堅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她也一直身體力行著。
越努力越幸運,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與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結緣,助力名師成長,因為這個平臺她結識了全國各地很多名師大咖,從此便“跟著厲害的人一起走在變得厲害的路上”,因為這個平臺讓她有機會多次在北京、武漢、海城、銀川等大會上進行課例展示和經驗介紹,均受到與會領導老師們的好評。在創(chuàng)始人朱孝忠院長的大力推舉和熱情幫助下,今年7月在銀川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名師工作室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博覽會上,她大膽創(chuàng)新,確定了“名師一家人,共研一節(jié)課”的活動主題,在動態(tài)展區(qū)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們一起進行了一次現(xiàn)場觀課議課活動,她和工作室成員精心的準備和現(xiàn)場出色的發(fā)揮引起與會教師強烈反響,得到全國各地領導老師們的高度贊譽。10月她又應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名師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展示會,并作為授課專家在大會上進行了課例展示和專題講座,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們的贊譽,一位來自內蒙的老師課后激動地說“聽了您的課和講座,讓我在今后的道路上有了方向,受益匪淺”……
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及一次又一次的磨練,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出“樂學、樂教、師生和諧共生”的教育理念,構建了課中“快樂口算、快樂情境、快樂建模、快樂應用以及課前快樂展示、課后快樂活動”四環(huán)兩翼式快樂數(shù)學系統(tǒng)教學模式。隨著各種省培國培講課以及全國大會交流,她的快樂數(shù)學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在省內外得到了大力推廣。
就這樣,從村小教壇新秀到縣首屆十佳教師、市首屆十杰教師、省首屆教學標兵及省首屆學科名師,又走向全國大舞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她邁著堅實的步伐一路走來,逐夢路上風雨兼程又見彩虹……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老師還想帶動更多的老師成為名師。2012年10月7日興隆縣成立了吳正憲小學數(shù)學教師工作站興隆分站,李老師任站長,從此她開始了培養(yǎng)名師的新征程,于是便有了這支霧靈山下的夢之隊。
她帶領夢之隊先后開展了課標解讀、教材解析、知識樹構建、品味名師等各種主題研修活動,整理出上百萬字的文字稿和視頻資料,上傳到興隆分站網站上,供其他教師學習使用。這些研修成果字里行間記錄著他們辛勤耕耘的苦和累,記錄著他們不斷成長的幸福和快樂,也承載著她們辛勤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
五年多的研修,她和團隊成員可謂夜以繼日,白天組織各種研修活動,晚上挑燈夜戰(zhàn),伏案苦讀、撰寫研修簡報、準備活動材料、整理各種檔案資料……為了盡量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每次外出學習,她們都是披星戴月,經常早上天不亮就走、晚上大半夜才回,實在困得不行就在車上打個盹,還要忍受一路顛簸暈車的折磨,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辛苦。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為了歷練隊員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她經過多方協(xié)調積極爭取,把自己為國培項目講課的諸多機會留給了老師們。她帶領隊員走出大山,先后為各種省培、國培項目講課三十多次,赴河南信陽為第六屆全國小學教學研討會高級研修班進行專題講座和課例研討,兩次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小學數(shù)學特級教師工作室研討會上作典型經驗介紹。吳正憲老師在大會上高度贊揚了她們:“你們很敬業(yè),也很專業(yè)!有思想,有情懷,你們的敬業(yè)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教師,你們值得我們期待!”工作站隊員也倍受鼓舞,事后隊員李占奎在研修日志中寫到:“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一輩子的農民,但是我登上了北京的大舞臺,是興隆分站給了我鍛煉的機會。感謝李主任,感謝興隆分站……”在承德市小學數(shù)學教學比武中,她指導的陳曲老師力壓群芳,獲得了全市總分第一名的驕人成績,奪得城市組冠軍,霍文麗老師奪得農村組亞軍,創(chuàng)興隆縣歷史輝煌。她指導的張雪梅、王亞民、趙麗君三位教師在承德市教學比武中全部榮獲一等獎,是全市所有單位唯一的“大滿貫”,事后王亞民在研修日志中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每每這時,聆聽拔節(jié)的聲音,李老師都倍感欣慰,所有的艱難困苦和辛勤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吳老師的高端引領下,在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夢之隊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起來,隊員實現(xiàn)了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成為全縣教師的領頭雁。在各種賽課活動中榮獲教育部優(yōu)課3節(jié)、省市級一等獎28節(jié)。16人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7人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被評為市級教學名師,1人被評為省骨干教師。工作站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2013年在興隆縣尋找最美教師活動中榮獲先進集體稱號,2016年全縣“立師德、強師能、鑄師魂”先進事跡報告會共有3100多位干部教師參加,時任副縣長張松濤出席報告會并做重要講話,報告會上工作站代表王亞民等5位教師做了典型發(fā)言。承德市教育局刊發(fā)了??薪逃纸雇⑶跁浐蛷埩贾魅蝸砼d隆調研時對分站工作給予了高度贊譽?!鹅F靈山下“夢之隊”》入編吳正憲和張鐵道主編的《引領教師追求專業(yè)發(fā)展》一書,此書被收錄到“中國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文庫”里。
因為團隊建設卓有成效,2017年她又被河北省教育廳評為首批河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全省小學數(shù)學僅10人,李老師從帶本縣教師又轉向帶省內各地市的骨干教師。
她指導每位隊員組建了當?shù)財?shù)學名師團隊,把之前工作站豐富的研修成果分享給他們,讓他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引領各個團隊以課堂教學為主線、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了說課磨課、專題研討、送培到校、名師大講堂等多種研修活動。各個團隊之間既有跨市交流、相互協(xié)作、共研共進;又都立足本職、獨立研修,千帆競進、百舸爭流。為加強工作室之間的學習交流,還和其他各級工作室開展聯(lián)誼活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她們的活動深受學員所在學校、當?shù)仡I導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熱烈歡迎。據(jù)學員田金榮反應,在張家口的那次活動因為會場座位不夠想限制下參會人數(shù),當?shù)匾晃唤虒е魅握f:“我校老師說哪怕站著聽都可以!”老師們的參會熱情實在太高了,最后在主辦校沙城實驗小學的大力支持下,從舊校區(qū)又調來了許多小凳子,才解了燃眉之急。
她在工作室成員所在學校建立了基地校,在基地校開展了快樂數(shù)學特色研修活動,指導各個團隊開展了快樂閱讀和快樂展示活動,這種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形式既為師生搭建了展示平臺,又建設了系列研修課程,促進了家校共育,深受廣大師生及家長的喜愛。李老師每次外出講學介紹,都得到老師們的一致認可,因此快樂閱讀和快樂展示也在全國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廣。
李老師工作室的研究氛圍很濃厚,研究成果也很豐富,她們建立的資源庫河北省名師李淑民工作室網站及興隆分站網站總瀏覽量達6萬多人次,這些研究成果讓本地及省內外廣大教師受益匪淺。她帶領隊員開展了“輕松說課十分鐘”的主題研究,整理出了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全套教材單元起始課94課時共二十多萬字的說課稿,并進行了錄音和視頻錄制,不僅教師受益,她們還為河北師大數(shù)學學院的本科生進行了展示交流,深受大學生們的好評,為大學生們招考面試打開了一扇窗。這次歷經一年多的說課研究,從炎炎夏日到寒風漸起,不同地域的老師在不同的地方做著相同的事,那就是一次次挑燈夜戰(zhàn)的教材研磨、理論學習和一遍遍的改稿、錄音、錄視頻,有幾位老師因為反復錄音嗓子都沙啞了,但是她們依然沒有停下逐夢的腳步,吃完藥嗓子稍微好點,便又開始了重新錄制,直至完美收官。最多的一節(jié)課李淑民聽了8次錄音、看了8次視頻,雖然只有94節(jié)課她卻聽了幾百次錄音、看了幾百遍視頻,每一課都逐字逐句的推敲,反反復復和老師們進行交流研討。期間省教科所崔海江主任在百忙之中給了她們很多指導和幫助,讓他們感動不已!經過數(shù)月磨練,老師們從一開始的摸不著頭腦、緊張、放不開,到后來的思路清晰、從容、自信,回首研修旅程老師們感慨萬千,心中澎湃的是破繭成蝶的欣喜,大家都說這是說進他們心里的課,是他們教學生涯中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將永遠鉻記心中!同時,她也努力幫助隊員做好自己的小研究,幫他們不斷的梳理完善研究成果,給他們搭建各種展示交流的平臺,其中楊志宇團隊開發(fā)了100多種“數(shù)學魔術”,李老師還帶領楊志宇去河南、秦皇島、張家口、承德等地進行展示交流?!氨M其所能,讓他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是李老師的心愿,隊員田金榮曾激動地對她說:“前行的路上,感恩有您!”“兄弟姐妹一家親,名師團隊很溫馨,同是教育追夢人,攜手共筑教育魂”,李老師說工作室就像一個溫馨的港灣,大家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她們也非常珍惜這份情意。
因為業(yè)績突出,工作室兩次在省教育廳考核評估中均居承德市首位,2018年省考核評估從全省100個工作室中評出12個優(yōu)秀工作室,河北省名師李淑民工作室是其中之一。承德市電視臺進行了“名師工作室在探索中前行”及“快樂數(shù)學讓學生愛上數(shù)學”的專題報道,《中國教師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經過多年團隊研修的實踐探索,李老師總結出了研究式名師工作室研修模式,即以一種理念為先導、兩種機制為路徑、四種方式為手段、五項研究為依托。一種理念就是“在學習中積淀,在研究中成長,在服務中歷練,在引領中提升”,工作室有了研修理念就有了“魂”。兩種機制是指1+1+n(上級部門+工作室+n位隊員)和1+1+n+m(上級部門+工作室+n個工作小組+m位教師),采取導師帶學員、學員再帶團隊的形式,點面結合,再加上多次開展大型現(xiàn)場直播活動和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省內外上萬名教師受益,示范引領輻射作用發(fā)揮到了最大化,這種研修機制也陸續(xù)在其他省市級工作室得到推廣應用。四種方式包括學習、研究、服務和引領,以研究為核心,學習為研究打基礎,研究為服務和引領做準備。五項研究包括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名師?!兑怨ぷ魇医ㄔO助推教師成長》一文在《中國教師報》上發(fā)表,《研究式名師工作室研修模式》在全國名師工作室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評選中榮獲特等獎。
一路耕耘一路歌 春華秋實滿庭芳
她辛勤地耕耘著,也甜美地收獲著。先后榮獲河北省特級教師、第一屆河北省中小學學科名師、第一屆河北省小學數(shù)學教學標兵、全國特色教育先進教師、河北省模范教師、第二屆河北省優(yōu)秀青年教師、第一屆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師、第一屆承德市教學標兵及師德標兵、承德市市管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入選國家基礎教育專家?guī)?,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網評專家。被聘為河北師大卓越教師培養(yǎng)實踐指導專家、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多次入選河北省教育廳特級教師講學團,承德市唯一人選,兩次在全國小學數(shù)學特級教師工作室研討會上做經驗介紹,兩次在河北省中小學名師培訓班上做經驗介紹,多次在北京、武漢、海城、青島、銀川等地舉行的全國大會上做經驗介紹。她曾先后主持三項省級規(guī)劃課題、一項市級重點課題,主研多項省市級課題,共有十五項相關成果獲獎,主研人教社課題《人教社小學數(shù)學教師用書補充內容的實踐研究》,她曾代表河北團隊在延吉、南寧、銀川舉行的全國大會上做過三次課題研究匯報,得到了美國特拉華大學終身教授蔡金法博士和人教社王永春主任等專家的高度贊譽。先后有四十多篇論文相繼發(fā)表于《河北教育》、《江西教育》、《教學與管理》、《小學數(shù)學教師》、《小學教學設計》、《小學教學研究》、《中小學數(shù)學》、《中國教師報》等國家和省級刊物上。參與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活動教材》、《新課標小學生智力開發(fā)叢書》、《小學名師經典案例》及《國家基礎教育研究叢書》等專著的編寫。1998年曾在全縣教師節(jié)慶祝大會上作先進事跡報告,2002年先進事跡“為讓青春吐芳華”在《承德日報》上刊登,2008年作為承德市管拔尖人才代表,先進事跡“又到漫山紅葉時”在《承德日報》上刊登,之后河北共產黨員網又報道了她的先進事跡。2011年當選承德市第十三屆黨代會代表,2017年又當選承德市第十四屆黨代會代表,2017年被評為正高級教師。
一路耕耘一路歌,春華秋實滿庭芳。就這樣,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礪,磨礪讓她學會了堅持,磨礪讓她擁有了自信,磨礪讓她不斷地成長!就這樣,揮灑著辛勤的汗水一路走來,一個霧靈山下的追夢人,期待著花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