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講評課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尤其在中考前的總復習階段,對于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答題技巧、明晰答題思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試卷講評課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平時的試卷講評課中,很多教師反映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意識淡漠,難以達到學習興奮點,不能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應該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師生共同合作進行講評課教學,使講評課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好,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體現新課程使學生“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評價自己學習效果、總結有效學習方法的能力”的精神。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想上好、上“活”試卷講評課,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前準備充分。
教師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在講評時胸有成竹。
1.認真地親自做一遍試卷。
為了使自己更好地熟悉試題考查的范圍,體會試題的難易度,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我絕不帶著空白卷進教室,努力做到不照抄參考答案,而是以學生的試卷考自己一下,本人做的答案和參考答案不一樣是常有的事。這時,我們就應考慮這樣幾個問題:試題是否有多種做法?我是不是馬虎造成了失誤?所考查內容是否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
2.仔細地統(tǒng)計錯誤情況。
對于學生來說,試卷的價值在于發(fā)現錯誤,糾正錯誤,提高成績。出錯多的題目應是評講的重點,所以教師有必要統(tǒng)計錯誤情況。我總是盡力做好分類統(tǒng)計、制定教案的工作。分類統(tǒng)計就是要找出最高分、最低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等反映全班考試情況,有利于師生了解考試結果;統(tǒng)計試題中每大題的失分率,逐項分析,了解學生對每類題型的掌握情況,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項;分析試卷中各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掌握知識點的分類及在試卷中的分布情況,判斷試題的難易度,給試題做出總體的評價。制定教案就是要以此為基礎,確定哪些題略講,哪些題重點評講,怎樣講?怎樣引導學生自己找出問題所在?教師要事先準備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以便鞏固練習。對于學生,我也要求他們做一些準備工作。學生應認真分析自己各大題的得分率,分析錯題的原因,并要求他們把自己的錯誤分類。如果是詞匯意思不理解的,事先查課本或詞典解決;是語法的,先思考一下是哪個關鍵點沒有搞清;是理解方面的,比如說閱讀,在時間充裕的條件下再讀一下,看看能否有所收獲。總之,學生在上講評課前,應基本清楚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便在課中帶著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和聽講。
3.全面地調查和反思錯誤原因、類型。
統(tǒng)計完學生的出錯情況后,就是查找每題錯誤的類型和根源。對于錯誤類型,我總是先仔細地翻看學生的試卷,然后進行歸納。同時,教師還要善于順著學生的思路,細心琢磨學生出錯的根源,有時還需要我們通過調查、訪談和交流,才能明白學生出錯的原因。如在一張月考卷中有這樣一道選擇題:
I’m not sure if it _____tomorrow.
A.will rain B.rain C.rains D.to rain
閱完卷竟然發(fā)現大部分學生選了C答案,當時我也很納悶:根據tomorrow這個時間狀語,if引導的賓語從句用will rain也不會嗎?通過和學生溝通,我挖出了錯誤根源,原來學生沒有真正掌握if的用法,因此在講評時我補充練習了以下句子:She won’t go for a picnic if it rains (rain) tomorrow.這讓學生茅塞頓開。
另外,我們尤其要對由于自己的教學失誤而導致學生產生的錯誤進行反思。如:知識的遺漏使學生沒有形成知識鏈,教的語法項目或詞匯的用法不夠深入使學生掌握過于膚淺而導致錯誤,自己習慣給學生講的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或許不夠精彩和簡要。對這類錯誤的出現,我們除了在講評課上或今后的教學中及時彌補外,還要吸取教訓,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學。
4.深入思考,優(yōu)化講評策略。
經過上面的準備工作,教師對學生試卷上出現的問題已經胸中有數,但還要運用賞識教育的理念認真?zhèn)湔n,既備內容,又備方法,對評講方式和解題思路進一步優(yōu)化,才能使講評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堂講解透徹。
課堂是講評試卷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師生通過各種課堂活動,既要把出錯頻率高、難度系數大的問題解決掉,也要給不具代表性的小問題、臨時冒出的新問題以滿意的答復,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
1.側重講評英語教學知識點和考查干擾因素。
講評中,要求學生先說出各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然后由教師分析該題的干擾因素。在學生弄清答題是什么以后,教師可改變題干或預備選項中某個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其正確答案是什么。最后可啟迪學生思維,聯想出與所考查知識點相類似的其它知識點,達到“觸類旁通”的功效。
(1)就題論題,表層講評。
就題論題,進行表層講評,例如考查知識點是什么,命題的思路是什么,答題是什么,干擾因素是什么,這樣可使學生加深對所考查知識點的印象。例如:
Rather than ______ the violin,she always likes _____ the piano.
A.play; play B.playing; play
C.play; to play D.to play; playing
講評:本題考查like和ratherthan后加動詞的用法,命題者通過改變句子結構來干擾命題思路。因此,正確的解題思路是從改變句子結構入手,She always likes ______ the piano rather than _______ the violin.這樣一改,like to do,rather than do的結構便躍然紙上了。
(2)深入討論,深層講評。
深層講評是就某個題目進行深入討論講評。講評時,教師可以改變原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其正確答案是什么,這樣可使學生加深對所考查知識點的印象。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____ he will go to the cinema?
—Yes,he will go by bike.
A.how B. when C. that D. if
講評:正確答案為A,如改變原題中by bike為at five, 則正確答案便是B,以此類推,進行變題訓練,觸類旁通。
(3)類似引伸,拓寬講評。
拓寬講評是就某個知識點引伸到其他類似的知識點來說,達到講評中拓寬學生知識點、知識面,引發(fā)他們對相近相關知識點的記憶聯想。例如:
Kate’smother has her ________(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用read的適當形式填空)
講評:正確答案為read,拓寬講評如下,補充句子My friend made/let me ______ (stay) for dinner yesterday. 和 She had her bike ______ (repair),學生真正掌握make/let/have sb do sth;have sth done這個知識點。
2.重視指導解題技巧,授之以漁。
講評過程中,教師應該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比如,在講評單項選擇題時,指出解題的正確方法是:識別所考查的知識點,抓住關鍵因素,運用所學知識迅速作出選擇。其技巧是:聯系題干分析備選項,用識別法、排除法、暗示法作出正確選擇。尤其是講解完形填空與閱讀理解試題時,絕不可逐篇逐題泛泛而講,而應該進行必要的解題指導。要指導學生注意精讀文章段首句,善于從段首句中抓住信息;學會快速通讀全文,挖掘文章寓意,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積累一定的詞匯量,有時要學會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并要努力具備中西文化背景知識等等。如果我們經常這樣引導學生,對于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大有益處。
3.注重聯系課本知識,溫故知新。
試卷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大都源于教材,我在講評試卷時,隨時指出某一題考查的某一知識源于哪一模塊哪一單元,引導學生去回憶呈現這一知識的課文原句,便可一舉兩得。既起到鞏固課本知識的作用,又能引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重視。同時,適當地提問學生,并要求背出原句,還能起到檢查學生背課文的作用。堅持在講評試卷時這樣做,久而久之,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熟練背誦課文、認真鉆研教材的良好習慣,從而使其對課文基礎知識掌握得更為扎實。
三、課后引導及時。
課后是試卷講評課的適當延伸,學生需要對試卷中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反思、總結和拓展。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重視學生個別消化評講內容,采取指導學生整理好錯題集的方法來解決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指導學生課后復習相關的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并練習與重點講解的試題題目相類似的補償練習等等。此外,還要求學生及時寫好考試小結,小結內容包括本次考試的準備情況、答題情況、得分情況、出錯的主要原因等。針對學生的小結,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和變化趨勢,幫助學生制定計劃,確立可行的目標。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僅以絕對分數值論成敗,要按照英語新課程的要求,通過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個人的學習成就和意義,指導學生檢查和反思學習過程,激勵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學習。
總之,試卷講評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有足量的復現以便熟練掌握,并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其講評的方法多種多樣。一堂高效、科學、實用的試卷講評課不僅僅會使學生弄懂試卷本身呈現的知識,而且會使學生有“意外”的收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嚴瑋霞
審核:鐘芳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