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彰有在“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上發(fā)言評課
(根據(jù)貴州日報、貴州教育報、貴陽市教育融媒體中心、《思想政治課教學》等媒體的報道綜合整理)
2024年12月27日至28日,“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暨《思想政治課教學》2024年年會在貴州省貴陽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思想政治課教學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貴州師范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貴陽學校承辦。會議得到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司、理論研究司,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貴州省委教育工委、貴陽市委教育工委等單位的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路徑。
在2024年“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建設”主題征文活動中,共收到論文282篇。經(jīng)評委會多輪審讀、集中評議,共評選出一等獎5篇,二等獎10篇,三等獎16篇。李彰有老師的“培育學生國家意識的教學一體化策略”榮獲三等獎,成為了本次會議的特邀嘉賓。區(qū)李彰有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江寧高級中學李彰有應邀在研討會論壇上作主題發(fā)言,還作為課堂評課專家對現(xiàn)場授課進行點評。
會議開幕式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理論研究司智庫處副處長周輝主持。第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貴州師范學院院長韋維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和國家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則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推動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她希望此次會議能夠為各方專家學者提供廣闊的交流平臺,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的融合發(fā)展。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安銳在致辭中指出,貴州省作為多民族聚居區(qū),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和共同體意識的培養(yǎng),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在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方面,采取扎實舉措,取得顯著成果。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黨委書記李紅介紹了學院在創(chuàng)新雜志平臺建設推動思政課程改革、深入推進德育一體化教材建設方面的重點舉措,并代表會議主辦方對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貴陽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貴陽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姚紅路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年會進一步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培養(yǎng)具有民族團結精神的新時代青年做出更大貢獻。
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北京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思想政治課教學》編委會主任韓震教授作題為“防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被遲滯或中斷”的主旨報告。韓震教授深入分析了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戰(zhàn)略意義,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指出在內(nèi)外部環(huán)境中保持戰(zhàn)略定力和戰(zhàn)略眼光是確保中華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不被遲滯或中斷的關鍵所在。貴州民族大學特聘教授郝亞明作了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類型分析”的專題報告,系統(tǒng)闡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話語體系,要加強政治、理論、宣傳教育和政策等多個領域的話語體系建設,以應對當前話語實踐中的挑戰(zhàn)。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陳友芳作了題為“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看基于學科本質的課程思政”的報告,探討了如何基于學科本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
大會共設兩個平行論壇,與會專家圍繞“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理論闡釋與教材建設”“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教學實踐與協(xié)同發(fā)力”兩個核心主題,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展開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他們結合自身實際,從大學、中學、小學不同學段的教學體會與學生特點,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深入思考和獨特見解。在“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教學實踐與協(xié)同發(fā)力”論壇,李彰有老師以《培育藏族學生國家意識的探索與成效》為題進行主題發(fā)言。他提出培育學生國家意識,首先要明確國家意識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系。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包括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三個意識。國家意識是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在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首先要牢固樹立國家意識。還要處理好愛國主義與國家意識的關系。一方面,愛國主義是國家意識的靈魂,愛國主義教育是貫穿國家意識教育的一根紅線。另一方面,國家意識又是愛國主義的基礎。愛國主義教育與國家意識培育在目的是一致的方向上是相同的。然后他總結了自己把班主任工作和政治課教學工作統(tǒng)籌起來培育學生國家意識的具體做法,即定位自身角色、遵循德育規(guī)律、確定教育目的、厘清教育關系、系統(tǒng)設計內(nèi)容、灌輸啟發(fā)結合、潛移默化感染、活動體驗感悟,得到與會者的認可,為繼續(xù)推進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有效思路和可鑒方法。
來自貴陽市小初高及本科學段的四位思政課教師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具體實踐進行了一體化課堂教學展示。李彰有老師從評什么課、站在什么角度評課、評課的功能作用三個方面,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及其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進行了詳細評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體化教育在課堂落地生根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會議特設“一體化教學與雜志建設探討”開放圓桌論壇,邀請與會專家針對一體化教學實踐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未來雜志建設和2025年度重點選題等展開了充分交流和討論。會議閉幕式環(huán)節(jié),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貴陽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馬朝輝同志代表會議承辦單位致辭,《思想政治課教學》編輯部主任王園園代表主辦單位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并對雜志未來發(fā)展方向提出了展望?!端枷胝握n教學》主編、北京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哲學系主任王葎教授全面回顧了會議議程,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的成果與意義,指出本次研討會探索主旨報告、平行論壇、開放式圓桌論壇與課堂現(xiàn)場研究等多樣化形式,多措并舉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性對話與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