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容,女,出生于 1978 年 11 月,中共黨員,南昌大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2015年8月起任蓮花縣保育院副院長,2023年8月起任蓮花縣城北幼兒園園長。她是江西省幼兒園班主任評審專家,萍鄉(xiāng)市學前教育學科帶頭人、萍鄉(xiāng)市師德先進個人、萍鄉(xiāng)市安全管理先進工作者、萍鄉(xiāng)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蓮花縣學前教育學科帶頭人貢獻獎獲得者,蓮花縣人民政府聘任的第三屆和第四屆督學,蓮花縣教育局教研室學前教育兼職教研員,縣先進工作者,縣優(yōu)秀黨員,縣優(yōu)秀班主任,縣學科帶頭人,縣骨干教師等。她共參與七個課題研究,其中四個課題已結題,三個課題正在研究中,主持了一個省基礎課題和一個省規(guī)劃課題。撰寫的多篇論文分別在《教育》《江西教育》《文淵》等國家、省級刊物上發(fā)表并獲獎,積極參加微課、課件制作、案例等各類競賽活動并獲得省、市級獎項。在家庭教育宣講方面,先后在學校、社區(qū)、村委會等地進行講座,曾多次在縣進修學校開展講座和在全縣范圍內上示范課。
研修感悟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給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多便捷和高效的功能,同時也給我們教育者帶來了不少挑戰(zhàn)。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習內驅力,學習好AI應用,掌握相關操作技巧,以減輕工作量。只要肯深入學習,必會越學興致越高,越學越有新發(fā)現。自從確定從創(chuàng)意寫作這個角度來探索AI,我一路摸索一路欣喜。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一、勤學才是硬道理
在智能 AI 寫作這方面,我是在去年的數字化培訓中知道可以在電腦網頁中搜索 “智能 AI 寫作”,然后一步步根據提示操作。我曾借助這個工具寫過幾篇文案,沒過幾個月我發(fā)現360瀏覽器搜索框下直接自帶了“AI智能寫作”標識,用起來更方便了。但是如果不在電腦邊急著寫文案怎么辦呢?于是我通過豆包查閱資料,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創(chuàng)意寫作AI”軟件。經過反復地嘗試、操作,慢慢地我熟悉了流程,也利用這個工具開始撰寫并進行個性化加工,發(fā)現這個工具確實好用,又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由此可見,只有不斷學習,嘗試新工具、新方法,才能掌握更多技能,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工作需求。
二、多用才能出成效
俗話說:“打不離手,說不離口”,意在強調持續(xù)練習對掌握技能的重要性。掌握一門技術亦是如此,長期不用便會生疏,尤其在AI技術更新迭代迅猛的當下,更需要與時俱進地學習與應用。在錄制過程中,我就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比如,在記不住稿子內容時,我摸索了幾天AI提詞器的使用方法。當近視的我看手機版提詞器總會不由自主地瞇眼時,我嘗試將iPad放置在錄制手機后方,但又發(fā)現字太小,于是開始研究如何放大字體比例,直至能在合適距離清晰看清。然而,經測試發(fā)現,當字體放大至100%時,AI逐字跟讀速度過快,將其調整至85%-90% 區(qū)間時,效果更為理想。此外,錄制時語速的把控也十分關鍵,如果語速太快,字幕會一行行快速跳過,只有保持合適的語速,才能實現人與工具的配合默契,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三、活用才會更靈動
錄制好口播和課件后,剪輯是個非常細致的活兒,而且要不斷去操作。我一般使用“剪映”軟件。其中要用到的關鍵功能是分割、摳像。此外,還必須讓口播和錄屏一一對應,一秒都不能有誤差,并且每完成一項任務要記得打勾或導出。這次我還學會了使用人聲美化和智能打光,以彌補錄制過程中的一些小失誤。因為 AI 應用的微課難免要用到操作視頻,當播放視頻時,時間的把控很重要。錄屏時點開視頻的動作也要利索,要不然就要多空出一點時間,在剪輯時好分割刪除沒用部分。因為首次添加視頻素材,所以在時間的對應上我費了比較多的精力。當終于完全對應上時,我油然而生滿滿的收獲感和成就感,這股喜悅驅散了我一整天的忙碌和疲倦。
那么,不妨讓我們一起走進創(chuàng)意寫作 AI 的世界吧!相信你也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圖文:劉美容
編輯:鐘 云
初審:王利亭
終審:金小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