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同意鄭老師對成長的“病”的深度理解。對于特別學(xué)生的病,徹底治愈好的不是我們,而一定是學(xué)生自己。
我班一個被家長嬌慣的女孩子,因為吃不了學(xué)習的苦,期中考試后找個理由藏在家里有吃有喝,就是不到學(xué)校。
我心急,急于引導(dǎo);家長心急,但卻溺愛著,怕孩子輕生……
哀嘆之余想起鄭老師教我們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也”。
這孩子在家“享受”了一個月,自己感覺到在家也沒原來想象的那么好,還沒有朋友。借助我給她的一個到校拿新書的臺階,她終于走進教室,回復(fù)到原來的學(xué)習狀態(tài)。
這個過程中,雖然我一直耐心的引領(lǐng),對她充滿期待,雖然家長一直采取陪伴式教育,說服教育。但真正讓她走進教室的,確是她自己的認知體驗與內(nèi)心呼喚。